经济学发展史(五阶段、六次革命、三大综合)
* (一)重商主义(15世纪中期-17世纪中期)
* 1、从流通领域考察经济问题
* 2、金银财富观(重金主义到重工主义)
* 3、重视国际贸易
* 4、国家干预经济
* 重商主义者(政府管理者、商人与学者三位一体)
* 以英国、法国等国为代表
(二)古典经济学(17世纪中期-19世纪中期)
* 从流通到生产
* 从金银财富观到产品财富观
* 劳动价值理论的提出(三个思想来源)
* 主张经济自由
> 亚当.斯密( ADAM SMITH):1776年发表《国富论》,奠定了经济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基础。-“看不见的手”
> 经济学发展的第一次“革命”
* 亚当·斯密(1723-1790)不仅是一位经济学大师,而且是一位杰出的伦理学家。他一生从事学术研究,留下了两部传世佳作——《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》(以下简称《国富论》)(1776)与《道德情操论》 (1759)
* ,斯密在《道德情操论》中把人们的行为归结于同情,而在《国富论》中却把人们的行为归结于自私 (斯密问题)(价值悖论)
> 李嘉图(Ricardo)—1817年《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》
> 穆勒(J.Mill)----1821年《政治经济学纲要》,首创四分法(第一次大综合)
> 马尔萨斯(Malthus),萨伊(Say)(三分法)
成为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。
重农学派(魁奈、杜尔哥)
(三)新古典经济学(19世纪70年代-20世纪30年代)
* 19世纪70年代,杰文斯、门格尔和瓦尔拉把边际方法引用到经济分析,形成边际效用价值论,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雏形。
* 奥国学派(门格尔)、数理学派(杰文斯与瓦尔拉斯)与英美学派(马歇尔与克拉克)
经济学发展的第二次“革命”(边际革命)
新古典经济学的特点
* 边际分析方法(数量分析)
* 从供给分析转向消费与需求分析
* 边际效用价值理论取代劳动价值理论
* 主张经济自由主义
* 形成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
边际革命→新古典经济学(续)
? 马歇尔(Marshall,1842-1924)《The Principles of Economics》(第二次大综合) 、瓦尔拉斯(Walras):
19世纪末期,新古典经济学代表:形成了消费者行为理论、生产和成本理论、要素价格理论、一般均衡理论等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,但无法解释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。
(四)凯恩斯经济学(宏观经济学的形成)
* 背景:1929年世界大萧条
(Great Depression)
* 凯恩斯(1883-1946):1936年发表《就业、利息与货币通论》,构成了宏观经济学的基础。
* 方法:宏观分析
* 理论:有效需求不足
* 政策:主张国家干预
* 第三次革命
* 著作三部曲:
* 《货币改革论》(1923)
* 《货币论》(1930)
* 《就业、利息与货币通论》(1936)
* 特点:多产(38大卷)多变、善辩、标新立异。反马克思主义者
(五)当代经济学纷争时期(20世纪50年代--
战后国家干预主义与经济自由主义的对立
凯恩斯主义的全盛时期
经济自由主义复兴时期
国家干预主义的重新抬头
战后西方经济学理论的重大变革
开新自由主义复兴先河的“货币主义革命”
古典经济学的复兴:“斯拉法革命”
经济学研究方法的重大创新:“理性预期革命”